文章最新更新 这个暑假,一家都沉浸在喜悦中。“孩子考入区内初中班,去条件更好的地方读书,咱们特别高兴。”说。
有三个孩子,大儿子本年考入市第十中学,小儿子在乡小学就读,最小的女儿开学后将入幼儿园。
“三个孩子上学、入园都在家门口,全都免费,校园条件比我小时候好太多了,教师们都是大学生。”希望孩子们将来都能上大学,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现在,在乡村,像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,他们重视教育,关注孩子的成长开展,把孩子考入更高学府作为家族骄傲。
“教育质量越来越好,家长的教育理念正发生着底子改变,家长对校园的作业也特别支撑合作。”中心小校园长赵双兵从教15年。
他仍记得刚作业时,开学后教师们还要去田间地头找学生,做家长的思想作业,让孩子们顺畅入学。
“现在开学报到率100%,本年咱们校园有110名学生考入区内初中班。”谈到此,赵双兵尤为自豪,“不但本乡的孩子在咱们校园就读,就连相邻城镇的村民也想把孩子送来。”

家庭和校园的变化,是义务教育全掩盖的缩影。0年前,学龄儿童入学率缺乏20%,文盲率高达90%。土坯房、简易课桌、一盒粉笔、一块黑板……几乎是乡村校园办学条件的写照。
在从前的老旧校舍被功用完备的教学楼、标准化的运动场和现代化的日子设施取而代之。据了解,近5年,县投入资金2亿多元,新增校舍面积45155.93平方米,办学条件显着改进。文章最新更新结束